脑科学研究告诉你,“起跑线”究竟是什么?不能输的究竟是什么?
发布日期:2015-09-02浏览:1696
“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各位亲,这句话您是不是已经听过不知多少遍?
可是,您想过吗,到底什么是起跑线呢?有以下选项供您选择哦——
A让孩子早点认字B让孩子早点背诗C让孩子早点接触英语D感觉都不正确
闭上眼睛,第一时间选择吧!如果您选择了A、B、C,那都是典型的误读呢,不妨跟小编一起看看,起跑线究竟是什么?
这是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推出的一个重磅话题——解读“起跑线”,中国教育报微信将连续推出《聚焦“起跑线”》话题,
与您一起探讨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其实,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已经不可考,影响力最大的,当数世纪之初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所提的“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生物电子学专家,韦钰有感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紧急调整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提出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韦钰认为:“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而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
小编是这样理解的——原来,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父母的爱和陪伴啊!那么,具体来说,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呢?
小编查询了一些科学研究的资料,发现很多脑科学研究的文章中都表示,儿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0—3岁。小编想,这一阶段中的孩子养育关键点,或许才是家长真正应该关注的“起跑线”吧!
关键点1: 营养充足、身体健康
小编说:您家的孩子还喝母乳吗?你是不是因为工作太忙而选择了各种奶粉?其实,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母乳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母乳中含有各种蛋白质以及免疫物质,对于婴儿来说都有很强的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对体质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母乳对于婴儿,是其他任何食物不能比拟的。母乳不但包括宝宝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更奇妙的是,还会根据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自动对里面的成分进行调整而满足宝宝的需求变化。
不仅如此,妈妈们还需要密切关注不同月龄孩子发育的身心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点2:充分关注和陪伴带来的安全感
小编说:“孩子还小,哪里懂得我们的关注。”是不是很多妈妈都这么认为?但事实可并非如此。
有这样一项研究:从1966年开始,罗马尼亚政府为了增加人口,强制要求每个家庭生5个孩子,但许多家庭并没有抚养能力,大约10万名儿童被送进托儿机构。托儿机构的条件很差,每个教养员要照顾10-12个1岁以下或15个1岁以上的儿童,孩子们的生活中没有亲吻、没有逗乐、没有游戏,严重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那些婴儿既不哭也不闹,只是一直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到处是死一般的寂静……
后来,一些科学家跟踪研究这些孩子一直到12岁,发现有些孩子整个脑的体积明显小于受到正常照料的儿童,更多的孩子有进攻性行为、多动行为,10%的儿童有类似孤独症的症状。
所以,我们每个家庭都应当让孩子婴儿感到充分的关注,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陪伴。
关键点3:给孩子安稳的成长环境
小编说:脑科学研究表明,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和陪伴。但仅限于此还不够,还要给孩子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也就是不要频繁的更换教养者。比如,不能常常换保姆,不要不同的家人轮流来照顾孩子,这对早期的儿童发展都不好呢!
研究表明,枯燥、单一、缺少关爱、频繁更换教养者,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影响孩子身体、智力、语言、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可靠稳定的教养者很重要,切不可让完全不疼爱孩子的人充当教养者,更不可频频更换。
关键点4:亲子互动营造最佳语言环境
小编说:您的孩子一天有多少时间是跟电子产品度过的?
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
3岁的小孩就已经会了,常常让我们大人都惊呼受不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亲子互动更为重要,也是更利于孩子成长的“语言环境”。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和孩子尽量对地对话,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在互动中为孩子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
关键点5:丰富积极的学习环境
小编说:我们都希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能力,那么,从小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孩子真正获得学习的基本能力呢?
其实,对孩子来讲,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有利于其学习:1、环境宁静而整洁;2、教养者和幼儿之间常常互动;3、在有实物的环境中进行游戏。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通过触摸、拆装实物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并在过程中提高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关键点6:杜绝虐待、冷漠和忽视
小编说:其实呀,真正虐待孩子的家长很少。不过,一些很可能就发生在您身边的事情,其实对孩子是一种暴力。您知道吗?6个月大的婴儿看到父母争吵,就能意识到情况不妙,变得紧张,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压力激素分泌过多等现象,而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环境中的孩子,较难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孩子今后能否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人生能否幸福快乐,是由情绪能力(而不是智商)决定的,它是智慧、道德和自尊的基础,是创新的驱动力,是影响生活质量和活动范围的核心因素。但目前大部分家长却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忽略了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本末倒置。
人脑中与情绪有关脑区的发育,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十分关键。社会情绪能力,意味着能正确地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依据这种认识引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是一切心智技能顺利发展的基础。
所以,爸爸妈妈在对待0-3岁的小孩时一定要呵护备至,不能随随便便就将他独自关在房间或是不予理睬,更不能让家庭暴力波及到小孩。
关键点7:让孩子和更多人接触
小编说:您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是浩浩荡荡的独生子女大军中的一员?
其实,这种环境其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单一人群接触并不利于孩子完善性格,宠溺之下容易变得自私自利。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妨让孩子在家长的保护之下、在安全的场合多与家庭以外的人接触。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多和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玩耍。只有通过这种社会性接触,才能促进小孩在和同伴玩耍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分享、分担、团队合作等诸多品质。
关键点8: 发现问题要快快干预
小编说:孩子都两岁了却还不会走路?那么很有可能是脑部发育不良,也可能是肌肉系统出了问题。
两三岁的孩子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常常会拿回来自己玩?这其实不是偷窃,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拿回来。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关注孩子在成长发育中出现的不符合普遍规律的现象,早发现早干预,这种干预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行为上的。
如果家长能够正确引导,那么孩子可以从错误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以上几个关键点相辅相成,实践的前提是父母是否意识到孩子需要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
正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在《抛弃孩子》那首诗中写的:“我们最大的罪恶是抛弃了孩子,忽视了他的生命之泉。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都可以等待,然而孩子不能等!”
可是,您想过吗,到底什么是起跑线呢?有以下选项供您选择哦——
A让孩子早点认字B让孩子早点背诗C让孩子早点接触英语D感觉都不正确
闭上眼睛,第一时间选择吧!如果您选择了A、B、C,那都是典型的误读呢,不妨跟小编一起看看,起跑线究竟是什么?
这是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推出的一个重磅话题——解读“起跑线”,中国教育报微信将连续推出《聚焦“起跑线”》话题,
与您一起探讨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其实,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已经不可考,影响力最大的,当数世纪之初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所提的“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生物电子学专家,韦钰有感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紧急调整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提出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韦钰认为:“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而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
小编是这样理解的——原来,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父母的爱和陪伴啊!那么,具体来说,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呢?
小编查询了一些科学研究的资料,发现很多脑科学研究的文章中都表示,儿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0—3岁。小编想,这一阶段中的孩子养育关键点,或许才是家长真正应该关注的“起跑线”吧!
关键点1: 营养充足、身体健康
小编说:您家的孩子还喝母乳吗?你是不是因为工作太忙而选择了各种奶粉?其实,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母乳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母乳中含有各种蛋白质以及免疫物质,对于婴儿来说都有很强的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对体质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母乳对于婴儿,是其他任何食物不能比拟的。母乳不但包括宝宝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更奇妙的是,还会根据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自动对里面的成分进行调整而满足宝宝的需求变化。
不仅如此,妈妈们还需要密切关注不同月龄孩子发育的身心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点2:充分关注和陪伴带来的安全感
小编说:“孩子还小,哪里懂得我们的关注。”是不是很多妈妈都这么认为?但事实可并非如此。
有这样一项研究:从1966年开始,罗马尼亚政府为了增加人口,强制要求每个家庭生5个孩子,但许多家庭并没有抚养能力,大约10万名儿童被送进托儿机构。托儿机构的条件很差,每个教养员要照顾10-12个1岁以下或15个1岁以上的儿童,孩子们的生活中没有亲吻、没有逗乐、没有游戏,严重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那些婴儿既不哭也不闹,只是一直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到处是死一般的寂静……
后来,一些科学家跟踪研究这些孩子一直到12岁,发现有些孩子整个脑的体积明显小于受到正常照料的儿童,更多的孩子有进攻性行为、多动行为,10%的儿童有类似孤独症的症状。
所以,我们每个家庭都应当让孩子婴儿感到充分的关注,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陪伴。
关键点3:给孩子安稳的成长环境
小编说:脑科学研究表明,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和陪伴。但仅限于此还不够,还要给孩子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也就是不要频繁的更换教养者。比如,不能常常换保姆,不要不同的家人轮流来照顾孩子,这对早期的儿童发展都不好呢!
研究表明,枯燥、单一、缺少关爱、频繁更换教养者,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影响孩子身体、智力、语言、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可靠稳定的教养者很重要,切不可让完全不疼爱孩子的人充当教养者,更不可频频更换。
关键点4:亲子互动营造最佳语言环境
小编说:您的孩子一天有多少时间是跟电子产品度过的?
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
3岁的小孩就已经会了,常常让我们大人都惊呼受不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亲子互动更为重要,也是更利于孩子成长的“语言环境”。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和孩子尽量对地对话,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在互动中为孩子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
关键点5:丰富积极的学习环境
小编说:我们都希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能力,那么,从小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孩子真正获得学习的基本能力呢?
其实,对孩子来讲,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有利于其学习:1、环境宁静而整洁;2、教养者和幼儿之间常常互动;3、在有实物的环境中进行游戏。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通过触摸、拆装实物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并在过程中提高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关键点6:杜绝虐待、冷漠和忽视
小编说:其实呀,真正虐待孩子的家长很少。不过,一些很可能就发生在您身边的事情,其实对孩子是一种暴力。您知道吗?6个月大的婴儿看到父母争吵,就能意识到情况不妙,变得紧张,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压力激素分泌过多等现象,而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环境中的孩子,较难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孩子今后能否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人生能否幸福快乐,是由情绪能力(而不是智商)决定的,它是智慧、道德和自尊的基础,是创新的驱动力,是影响生活质量和活动范围的核心因素。但目前大部分家长却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忽略了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本末倒置。
人脑中与情绪有关脑区的发育,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十分关键。社会情绪能力,意味着能正确地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依据这种认识引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是一切心智技能顺利发展的基础。
所以,爸爸妈妈在对待0-3岁的小孩时一定要呵护备至,不能随随便便就将他独自关在房间或是不予理睬,更不能让家庭暴力波及到小孩。
关键点7:让孩子和更多人接触
小编说:您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是浩浩荡荡的独生子女大军中的一员?
其实,这种环境其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单一人群接触并不利于孩子完善性格,宠溺之下容易变得自私自利。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妨让孩子在家长的保护之下、在安全的场合多与家庭以外的人接触。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多和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玩耍。只有通过这种社会性接触,才能促进小孩在和同伴玩耍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分享、分担、团队合作等诸多品质。
关键点8: 发现问题要快快干预
小编说:孩子都两岁了却还不会走路?那么很有可能是脑部发育不良,也可能是肌肉系统出了问题。
两三岁的孩子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常常会拿回来自己玩?这其实不是偷窃,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拿回来。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关注孩子在成长发育中出现的不符合普遍规律的现象,早发现早干预,这种干预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行为上的。
如果家长能够正确引导,那么孩子可以从错误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以上几个关键点相辅相成,实践的前提是父母是否意识到孩子需要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
正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在《抛弃孩子》那首诗中写的:“我们最大的罪恶是抛弃了孩子,忽视了他的生命之泉。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都可以等待,然而孩子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