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的培训价值
发布日期:2015-03-21浏览:1984
每每为企业进行完培训后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萦绕在心中,喜的是培训讲课的效果十分好,受培训的人员都觉得非常受用,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可在高兴的同时也同样收到了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这样的反馈:他们在培训这个事情上都走过弯路,一些不良的培训企业甚至差点把他们的企业带入死胡同里,这又怎么能不让人感觉到悲哀呢?
这些企业原本都是带着问题、带着期望的找到培训机构,希望通过培训解决企业问题,提高员工整体作战素质,以便面对今后更严峻的市场环境。可是往往一场培训下来,看似热火朝天、群情激昂的场面一等结束后却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没有,员工得没得到提高,老板心里没底,员工心理没数,只感觉着培训的钱是又打了水漂啊。
其实,现在的很多培训都已经变了味道了,害惨了很多急于解决问题的企业。有很多机构所谓的“培训”,都是本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原则,要么课程教材通用、千篇一律;要么内容教条、形而上学,培训方式过于呆板、陈旧,缺乏创新,在会议室里训人或者是教条般地讲死理论,没有真正实战的案例;要么就是一些所谓的“大师”在装腔作势,没有经过市场的历练就敢指挥企业该如何如何,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经过调查与研究:68%的管理者认为由于培训不充分导致了企业竞争力的衰减,53%的管理者认为通过培训明显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这些真实的数据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经验足可表明培训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这也逐渐成为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共识。
在中国大陆,刚刚步入现代市场经济,企业的成长历史还相当短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组织的企业培训活动开展的比较晚一些,真正将培训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正规运作,也不过是五六年的光景,虽然培训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但我们的企业却还没有正视它,对它还缺乏全面的认识,我们看到:企业无论大小,几乎都在进行着多种形式的培训尝试,现场技能培训、产品销售培训、人员凝聚力培训、潜能开发培训,甚至也有将企业内训做成军训的。
这是由于企业领导、培训活动组织、执行者以及企业员工等对培训理解的欠缺。
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形:他们已经意识到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的重要性,并且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与时间,但其表现出来的“盲目性”、“临时性”和“急迫性”事实上又让企业没有能够真正收获“培训的价值”!往往造成各类“急救式”培训效果。具体表现是:他们普遍认为培训是万能的,一旦发现员工存在一些“差距”时,就寄希望于培训能够改变一切,完全忽视了培训前期的调研、中期的针对性、后期的评估。与此同时,一些愿意“讨好企业”的培训者恰恰又愿意去迎合这种“盲目需求”;正因为“盲目”,致使很多企业的培训安排就“临时”而“急迫”。
了解培训、剖析培训的实际问题对提高认识、转变企业培训的现状,真正发挥培训在企业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培训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做的,培训机构觉得是无所谓走走过场的事情,但可能给正面临困难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带去更大的问题,甚至是导致死亡的问题,应该说,培训的实操性在我看来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认为,最好的培训是以实战、实用、实效为根本目的,强调量身定做的低成本实战性,打破以往众多培训课程空洞说教,照本宣科之陋习。通过正反案例,生动剖析,全景展示。适合时宜地安排一些能够开启心智活跃气氛的故事,讲一些在企业身边发生的实实在在的案例;选择本地、本企业的案例,案例贴近员工很具有感染力、发生的时间也是最近阶段的;同时对被培训员工进行现场模拟操练,紧接着讨论等互动方法,以此来增强被培训员工的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员工在快乐的培训氛围中掌握知识点,使得他们轻松学习,轻松记忆,这样就可使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而我们在为众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培训时无一例外的都是这么做的。
在培训之前详细了解企业的情况和当前遇到的瓶颈与问题,在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和企业的实力,拿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只有这样做,才能算是真正的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实用性。不是说自己是大师自己就真的是了,那些所谓的学院派在学校里可能能被称作老师,可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大师的。真正的大师是经过市场历练,在摸爬滚打中锻炼出来的,特殊的经历和独到的眼光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们的制胜法宝。
因为只有与企业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使培训达到它真正应该有的作用,让企业问题得以解决,让员工素质得以提到,让企业规模得以发展。
应该提醒企业的是,培训机构的素质良莠不齐,为了避免自己的损失应该擦亮眼睛找寻有实战实力的机构进行合作才是,不然只能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找到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培训才是最重要的。